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仪器b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液封”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通过长颈漏斗逸出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仪器b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液封”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通过长颈漏斗逸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是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收集CO2的装置是D,检验CO2是否集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故答案为:(1)锥形瓶,生成的气体通过长颈漏斗逸出;
(2)B,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H2O+CO2↑,D,集气瓶口.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
B. | 生成物属于氧化物 | |
C.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
D. | 该反应中甲、乙两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 | |
B. | 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 |
C.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 |
D.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
B. | 40℃时,l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60g乙 | |
C. | 同温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 | |
D. |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提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操作 |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 同学评价 | |
第1组 |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
第2组 |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 则猜想(1)不成立. |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 |
第3组 |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试管内物质静置,向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品 名 | ×××× |
配 料 | 鸡蛋、面粉、白砂糖、柠檬汁、植物油 |
保质期 | 90天 |
生产日期 | 标于包装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2(O2):通过灼热的木炭 | B. | 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 ||
C. | NaCl溶液(HCl):加热蒸发 | D. | 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