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溶解度

溶解性

<0.01g

________

0.01g~1g

________

1g~10g

________

>10g

________

不溶微溶可溶易溶 【解析】 通常把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叫难溶(或不溶)物质;大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大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3℃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③将饱和氯化镁溶液由t3℃冷却至t1℃,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Ⅰ.溶液的质量不变Ⅱ.氯化镁的溶解度变小

Ⅲ.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④在t3℃时,60克KCl的饱和溶液与60克MgCl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MgCl2与KCl的质量比为3:1,则t3℃时MgCl2的溶解度为________.

KCl;MgSO4;Ⅱ、Ⅳ;100g 【解析】 ①据图可以看出,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最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氯化钾;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3℃以上时,温度高于t3℃,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故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硫酸镁; ③Ⅰ.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增大,故降温会析出晶体,溶液的质量减小,错误;Ⅱ.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增大,故降温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组成物质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纯碱”不是碱 B. “干冰”不是冰 C. “水银”不是银 D. “醋酸”不是酸

D 【解析】 A、纯碱的学名是碳酸钠,是一种盐,选项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不是冰,选项正确;C、水银的学名是汞,一种液态金属,不是银,选项正确;D、醋酸是一种常见酸,生活中食醋中就含有醋酸,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上册化学 5.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 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C 【解析】 试题结合图示可知:甲为碳;乙为水;丙为一氧化碳;丁为氢气;反应的表达式为:碳+水→一氧化碳+氢气。A、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原子和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变化。此项正确。B、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项正确。C、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生成,所以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此项不正确。D、乙为水;丙为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6.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单元检测题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体,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其中的棉球落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痕迹的最好方法,几位同学进行讨论,提出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液洗

(1)你认为留在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________;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点)

(3)小明将浸有碘的白布条分别放入几种溶剂中进行实验,结果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 颜色;③④略微变色;①几乎不变.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一位同学对上述方案中的实验②提出质疑,认为碘酒的配制已证明碘易溶于酒精,为什么实验②的效果不理想呢?是否与酒精纯度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一猜想是否合理:________

碘单质白布条与白衬衣上的布料一样所浸碘的量一样所处的环境(周围温度)一样小明的衣服用肥皂水或用淀粉液洗效果都很好将无水酒精和水按不同比例配比(体积比)进行同样的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如果溶解碘用无水酒精的效果不如用含少量水的酒精效果好,则说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和酒精的浓度有关 【解析】 (1)固体物质呈紫黑色,且出现在医院,因此考虑是用来消毒的碘单质; (2)做实验时,要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6.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油污属于乳化

B.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 硝酸铵溶于水时降温,因为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D. 碘难溶于水而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溶质的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C 【解析】 A、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油污是依据乳化原理. B、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逐渐加水稀释”可知: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 C、根据物质的溶解过程及能量变化判断. D、科学上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解答:【解析】 A、乳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上册化学5.3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Na2SO4、CuCl2、NaCl、AgCl几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均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1)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2)气体B是________,现象X为________;

(3)滤液C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4)滤渣D是________.

(5)写出实验过程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AgClNaClNH3酚酞试液变红色Na+Cu(OH)2BaCl2+Na2SO4=BaSO4↓+2NaCl 【解析】 此题属于叙述实验型框图推断题,解题时,要紧跟实验步骤,抓住特征现象,比如:特征颜色、特征离子的检验等。在固体A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一种气体,将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有现象,结合白色固体中的物质成分,可判断含有NH4C1,气体B为氨气,在滤液C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上册化学5.3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xAl+Fe2O3Al2O3+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l2O3为氧化物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3 D. 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C 【解析】 试题Al2O3为氧化物,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因为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化石燃料的利用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钢

B. 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等

C.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D 【解析】 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范畴与种类、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石油炼制的产品进行分析解答。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A错误;B、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航空煤油等多种产品,煤焦油是煤加工的产物,故B错误;C、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测定含有化学元素有80多种,故C错误;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故D正确。故选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