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中有一瓶烧碱固体,打开瓶盖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小王认为它可能变质,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小王认为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所以保存氢氧化钠必须
 

(2)小王认为这瓶烧碱的可能组成有:A、全部是烧碱;B、全部是碳酸钠;小李认为还有第三种可能性,请你说出
 

(3)对于第三种可能性,小李设计了一下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往其中滴加
 
有气泡冒出 固体中含有
 
2另取少量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3对上述反应会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变红色 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4)你认为小李的第三步设计正确吗?说出理由
 

(5)小赵认为检验固体中有氢氧化钠的实验可以这样设计:取少量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往其中滴加酚酞试剂,变红色,呈碱性,说明固体中还有氢氧化钠.这种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4)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5)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氢氧化钠.
故填:2NaOH+CO2═Na2CO3+H2O;密封.
(2)第三种可能是烧碱和碳酸钠.
故填:是烧碱和碳酸钠.
(3)取少量固体,往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另取少量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故填:稀盐酸;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
(4)小李的第三步设计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再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再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5)这种设计不合理,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即使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不合理,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即使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敞口露置质量变小
B、浓硫酸敞口露置质量变大
C、酚酞遇碱溶液变红
D、饱和食盐水露置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原子、分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C、干冰中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离子不显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为各组物质的类别,其中后一种从属于前一种的是(  )
A、金属、单质
B、化合物、单质
C、化合物、氧化物
D、单质、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
 
,B管收集到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春节期间,多地发生燃放烟花致人受伤的事件.据报道某地有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将燃烧的鞭炮投入很久未开启的排污井内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排污井内的气体成分十分感兴趣,于是进行了研究.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
②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③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作为一些气体的干燥剂.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至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
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经行探究.
【问题讨论】
(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
 
不正确.A中发生的方程式为
 

(2)小明通过装置C处
 
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装置
 
之间的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
 
(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
(4)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知识拓展】
有同学在化学老师的引导下得知排污井内的气体除了以上几种气体外还有可能含有一种有毒气体:硫化氢气体,并查阅资料得知:
①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可以吸收水蒸气和CO2
②硫化氢气体有剧毒,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于是将上述实验的装置一进行改进,如图所示:
(5)若出现
 
的现象,则说明排污管道气中含有H2S气体.
(6)碱石灰在该实验中起干燥的作用,但是经常出现变质的问题,例如氧化钙敞放在空气中最终可能变成
 
(写化学式),请设计实验证明变质后的产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化钙已经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小强、小伟三位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各取30.0mL同浓度的盐酸(密度:1.01g/mL),分别加入相同的镁铝合金进行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各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小明 小强 小伟
合金质量(g) 0.255 0.385 0.495
气体质量(g) 0.025 0.030 0.030
试计算:
(1)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2)合金中镁铝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⑥的名称是
 

(2)用所给仪器进行过滤操作时,仪器⑤所起的作用是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一种仪器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种碳酸钠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钠.称取这种碳酸钠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19.8g稀盐酸时,便不再产生气泡,此时得一杯不饱和溶液136g.试计算:
(1)原碳酸钠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示:只有Na2CO3才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