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红磷点燃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反应停止,等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
 

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
 
为止.
(3)此实验说明集气瓶中有氧气,约占
 
体积,剩余气体主要是
 
气.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红磷的燃烧及实验的目的分析回答;
(2)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回答;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结论.
解答:解: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所以,反应停止后,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达到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
1
5
为止.
(3)由上述实验现象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说明了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
答案:(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进入集气瓶;
1
5
 (3)
1
5
;氮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要注意红磷必须足量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材料包括
 
 
两大类.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许多金属,如保温瓶内胆上镀的是
 
,自行车车圈上镀的是
 
,香烟盒中的金属纸是
 
,用来防锈的“银粉”是
 
,制桶的白铁上镀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次大会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和技术支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②海水的吸收.
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上述两条消耗CO2的途径: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请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许多化学实验的操作“先”“后”顺序非常重要,否则将导致不良后果,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正确的“先”正确的“后”顺序若颠倒将导致的后果
1.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2.CO还原氧化铜先通一会CO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有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着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种无色的气体X和灼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气体Y,Y气体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又得到X,则这两种气体分别是(  )
A、CO2、CO
B、O2、CO
C、CO、CO2
D、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从制碱厂带回一瓶废弃的纯碱样品,决定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她取样品30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求:(1)由图可知反应中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
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