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C.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空气中没有空气分子,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没有新物质形成,它们的化学性质未改变,故B错误;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现在请你在实验室中探究气体有关性质,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要证实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属于二氧化碳的 (填物理化学)性质。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的现象:

(2)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点燃氢气以前,必须先 ,以防止 。点燃氢气后,纯净的氢气安静的燃烧,产生 火焰。

(3)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此反应 (填吸收释放)能量,由此氢气可以作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煤气燃烧 C、美酒飘香 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 (填字母)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用 装置进行收集。

(3)某同学用B和F两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4)若用H所示的医用塑料袋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氢气,则氢气的导入端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图中的甲、乙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结论。

(3)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分)甲、乙两个装置均可用于证明SO2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在水面下松开橡皮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收集一瓶SO2,按乙装置组装仪器,打开活塞K,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_______(填A、B、C)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两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药剂瓶上标识:每片含钙600毫克。这里的“钙”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