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 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冷却到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 B.CO2、N2 C.CO2 D.C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酚酞溶液、铁片、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 ①加入酚酞溶液 | ②加入铁片 | ③滴入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溶液不变色 | _________ | 产生气泡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方案①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再选择一种以上三种试剂属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50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食盐、酒精、水、铁粉、食醋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鉴别酒精和水,最简便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可用于清除水垢的是__________,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符号”)
(2)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_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他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中
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无色气体A是________,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在蓝色溶液B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是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一定量的锌和氧化锌的混合物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取10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ZnO+H2SO4=ZnSO4+H2O),得到硫酸锌的质量为
A.32.2g B.16.1g C. 6.5g D. 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化合物。
(1) 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来除铁锈
B.打开浓盐酸或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都会产生白雾
C.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溶液中都有H+
D.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2) 向pH =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 = 4,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有(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4)已知过氧化钠(Na2O2)能分别与H2O、CO2反应,与H2O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碱,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盐。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固体过氧化钠已全部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Na2O2已全部变质后的成分_______________。
(5)氢化镁(MgH2)固体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若用52 kg氢化镁与水反应来制取氢气,理论上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