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
 
 
构成;
(2)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如图③和④是两个简易净水装置.若对某河水水样进行初步净化:使用装置③时,应沿
 
(填仪器名称)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使用装置④时,活性炭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使硬水软化
(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C与D的化学性质相比,稳定性强的是
 
;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根据水蒸发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根据过滤操作和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微观示意图以及化合价规则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Na+,Cl-
(2)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故填:H2
(3)A.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断运动,正确;                  
B.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错误;
C.水蒸发的过程中,构成水分子的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正确;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错误;
故填:AC;
(4)过滤是应该使用玻璃棒引流;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玻璃棒;B;
(5)据图可以看出,D能转化为C,说明C的稳定性强;D的化学式为HClO,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we-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故填:C,+1.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构成以及水的净化和电解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c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5)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有
 
(任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测定硫酸铜结晶水(CuSO4?5H2O)的实验操作中:
(1)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理论值是
 

(2)下面是某学生一次实验的数据,请完成计算.
坩埚质量 坩埚与晶体
总质量
加热后坩埚与
固体总质量
测得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11.7g 22.7g 18.6g
实验生成水
 
克,测得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
(3)这次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不定项)所造成.
A.硫酸铜晶体中含有不挥发性杂质  B.实验前晶体受潮
C.加热时有晶体飞溅出去          D.加热失水后露置在空气中冷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五种物质为初中常见物质,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可制得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去)
(1)若B、C、E为常见气体,且E为最轻的气体,A、D为黑色固体,D-E反应生成红色金属.
回答:①C的化学式
 
;②D的化学式
 
  ③A→B的化学方程式
 

(2)若A、B、C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为蓝色溶液,E为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取量最大的一种金属.回答:
①C的化学式
 

②A→B的化学方程式
 

③C→D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若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试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b.
(2)气体B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
 

(3)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排除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化学探究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则:
(1)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表达式)为
 

(2)若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分析其原因是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3个氧原子
 

(3)1个亚铁离子
 

(4)2个二氧化硫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缓缓的倒入盛有
 
 的烧杯中并用
 
,切不可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
 
.若使用pH试纸前先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得的结果
 

a 不变           b  偏小           c  偏大          d三种结果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中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两个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
 
;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
 

(3)证明C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A、D实验中涉及到反应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