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B. 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 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D. 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答案】C

【解析】

A、红磷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B、红磷点燃后,应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缓慢伸入,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C、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图。

试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要将30%H2O2溶液稀释,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2)实验中需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需30%H2O2溶液体积为_____mL,加水为_________mL

3)某同学取6.8g上述稀释后的溶液,用KMnO4溶液来测定其浓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SO2↑+8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质KMnO4质量为0.632g,计算稀释后溶液的实际浓度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若溶液稀释过程是正确的,则实际浓度偏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

B. 若要将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降温即可

C. 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

D. 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50g水,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夹持仪器已省略)

1)编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_____(填仪器编号)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用ADEF组装的发生装置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该装置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随时可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目的。

412.5g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生成物C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 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 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

D. 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锌广泛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工业氧化锌常含有少量杂质(CuO、FeO、SiO2)不能直接使用。提纯、净化氧化锌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参考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反应器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残渣中除金属锌外,还有________

(3)操作一、操作二和操作三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

(4)操作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I: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步骤II:往此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III: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试判断:

(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肯定没有_____,可能有_____

(2)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步骤III中的滤液滴加_____溶液来检验。

(3)写出步骤III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 (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样品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3)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4)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2NaHCO3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