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检验CO2
C.
测溶液PH值
D.
过滤

分析 A、根据铁丝的燃烧试验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沙子或放少量水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C、根据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过滤时玻璃棒应紧靠三层滤纸,玻璃棒起引流作用解答.

解答 解:
A、铁丝的燃烧试验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沙子或放少量水,故错;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故错;
C、测pH值的方法:将pH试纸放到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正确;
D、根据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烧杯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尖嘴部位要紧靠烧杯内壁进行过滤,该实验没有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答案: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本实验操作的要领和实验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均为无色气体,其中J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H2CO3;FO2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在家中泡茶时,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2)“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3)下列物品中如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C.

(4)误食重金属盐BaCl2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 你认为饮用下列物质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
的ACD(填字母).
A.牛奶    B.果汁    C.蛋清    D.硫酸钠溶液   E.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烧杯②锥形瓶.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A装置(填编号);请指出用该装置做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缺陷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填“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或“先熄灭酒精灯”)
(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 CO2 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BC(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氧气,他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接触过几种循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和水分子的能量都不变
B.二氧化碳的循环与大自然的森林绿化面积无关
C.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
D.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节假日双休日,去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该如何处理?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如果你准备去野炊,你会选择A材料制成的餐具(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若是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蚁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C(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2)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C.(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大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使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4)野炊结束后,你打算如何将篝火弄灭?用水浇灭(合理即可)(填一种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将4g硫粉和给定质量的氧气发生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O2质量(g)346
SO2质量(g)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1:1:2.
(2)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
【查阅资料】
Ⅰ.木炭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该实验的红色固体产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假设1: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2: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3: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请补充完成假设3).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假设1成立
若固体部分(选填“全部”或“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假设2和假设3均成立
探究二:测定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
该化学兴趣小组经交流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两方案:
【方案一】称取5.00g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红色固体质量为4.20g.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检验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观察到现象: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洗涤干净.
(3)通过计算,假设3成立,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方案二】称取5.00g的红色固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d中的物质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氢气,若不加装置b,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CO2及H2O对装置d的测量造成误差,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5)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
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以赶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其目的是:a.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干扰测定;b.防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检验空气是否赶尽的方法是:在K1处用小试管收集气体,进行点燃;④打开K2,关闭K1
(6)经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100.00g、100.18g,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交流与反思】
(1)在方案一实验测定中,若测定结果偏大,则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②.(填序号)
①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未洗涤干净     ②洗涤后未完全干燥
③干燥方法采用的是在空气中加热烘干  ④称量剩余红色固体时,有部分固体洒落到实验台上
(2)方案二中利用同样的装置,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③(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⑤③④②①.
(2)需氯化钠6克,水44mL,配制时应选择50(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3)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