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
发生
发生
装置是
C
C
,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应从
b
b
(选填“a”或“b”)通入.
分析:在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就不需要加热,如果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与固体制取气体,反应条件就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两种固体,所以制取气体时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含有酒精灯的C装置;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即将空气从下端管口排出),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如果从长管进入时,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会向上运动,直接从b端跑了,根本收集不到氨气,所以应该从b端进入,使空气从下端的长管处排出去(即向下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发生;C;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发生装置的选择分为: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并能根据实际药品做出正确的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G
烧杯
、H
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或E

(3)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A或B
.请在下边方框中补画出收集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并用箭头表示气体的进出方向.

(4)收集气体后,为防止多余的硫化氢气体逸出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碱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2、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面编号仪器的名称:H
烧杯
、I
漏斗

(2)用D装置收集某种气体时,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生成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或G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
,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应从
b
(选填“a”或“b”)通入,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出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在a处接一个盛水的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闸北区一模)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a
锥形瓶
锥形瓶
、b
集气瓶
集气瓶

②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④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若选用F装置收集氨气,应将氨气从
d
d
(选填“c”或“d”)通入.
⑤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实验装置G.G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G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个化学性质,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气体的化学性质 仪器中的药品
分液漏斗 小试管 大试管
性质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的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的石蕊变红)
稀盐酸
稀盐酸
大理石
大理石
石灰水(或者紫色石蕊)
石灰水(或者紫色石蕊)
在不改变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同学们认为只要再增加一个操作,还可以验证该气体的其他
化学性质.增加的操作是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K处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K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
 
(填序号)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了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有(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装置①可以进行多个化学实验,请写出一个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名称:
 

(4)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将装置②进行改动,又可以设计出多种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写出一个设计方案和相应实验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