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甲是原子.
②在铁、二氧化碳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硫酸铜,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填具体粒子名称).
(2)如图2,A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C、D、E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中x=8.
②B、C、D、E属于三种元素的粒子;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C(填字母).
③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0.C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F2
④B、C、D、E四种粒子中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E(填字母).

分析 (1)①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进行解答;②根据物质的微粒构成进行解答;
(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甲是原子;
②而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1)①原子;②硫酸铜;二氧化碳分子;
(2)①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得20=2+8+x+2,则x=8;
②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因为CD的质子数相同,所以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B、C、D、E属于三种元素;根据C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属于阳离子;
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9-9=10.C元素是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与D元素是氟元素化合价为-1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F2
④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粒子与E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E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①x=8;②三;C;③10;MgF2;④E.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考查了化学用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注意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硫酸铵[(NH42SO4]和氯化钾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影响某些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如图是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等四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四种盐的溶解度--温度曲线变化规律是:
①硫酸铵、氯化钡、氯化钾、硝酸钾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温度相同时,硫酸铵的溶解度最大.
(2)20℃时,将10g KCl加入20g水中,充分搅拌,KCl未完全溶解,应该至少加热至80℃以上KCl才能完全溶解.
(3)在(NH42SO4 热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立即析出无氯钾肥晶体.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强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总结
实验一取10mL 8%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向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强同学把上表中未填完的内容在表内横线上补充完整(共3处).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照.
(3)小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①对二氧化锰进行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有无变化.
②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016国际环保物联网高峰论坛10月30日在无锡开幕.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建设海绵城市减少水的流失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16年2月《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工程师发现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一氧化锡(SnO),有望将电子设备速度提高100倍,则一氧化锡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1C.-2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1)方法Ⅰ:电解水法.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2)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填具体粒子名称).光解水法与电解水法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不需耗电,节能.
(3)方法 III: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

①写出膜反应器中HI气体发生分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HI$\frac{\underline{\;500℃\;}}{\;}$H2+I2
②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是I2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BCD.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红磷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3)…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
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但是反应所需时间太长.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NaCl)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63.6mL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20.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铁粉、炭粉、氯化钠(NaCl)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 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不能(填“能”还是“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frac{1}{5}$,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反应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煤油燃烧B.干电池放电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