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山西省百校联考中考四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层数相同
B.都是不稳定结构
C.表中有4种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小东同学进行的四个实验,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 | 火焰熄灭 | 降温可以灭火 |
B |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 | 有红色物质生成 | 说明碳有还原性 |
C | 打开汽水瓶盖 | 汽水自动喷出 |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加而减小 |
D | 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 | 红棕色消失 | 碳与NO2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江苏省扬州高邮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关注煤化工技术。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
(4)上述流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实际生产中,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
(6)合成的尿素[CO(NH2)2]是重要的化学肥料,区分尿素与硫酸铵[ (NH4)2 SO4]可进行以下操作: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______色石蕊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江苏省扬州高邮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甲溶液中提取甲
C.20℃时,甲、乙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育华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1g完全溶于100g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 8%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请计算:
(1)图中m的值为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 当氯化钡溶液滴加到50g时,则所得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温度升高 D.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