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②锌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制取H2(H2最轻、反应不需加热)
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操作方法是在Ⅱ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紫色变成红色.
解答: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锌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制取H2,因为进气管短,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的;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操作方法是在Ⅱ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②;在Ⅱ中装满水;2KMnO4
  △  
.
 
K2MnO4+MnO2+O2↑;
(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紫色变成红色,因为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紫色变成红色;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将
 
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
 
中,并用
 
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B、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间隔之中
C、分子的运动速度明显加快了
D、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煽闻气体的气味
C、燃着的木条
D、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桌上有三瓶没有标签的试剂,已知分别是浓氨水、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瓶试剂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与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灼烧法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C、可用烧碱溶液中和皮肤上的少量硫酸
D、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空气、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三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按装置一所示进行实验,红磷在瓶内燃烧时,如果止水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
 

(2)用装置二进行实验(已知:铜在加热时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15mL9mL 
 
装置二和装置三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二”或“装置三”)更合理,理由是
 

(3)若用装置二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C、在实验室里用品尝的方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