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因病不能进食者,可以通过点滴葡萄糖、脂肪乳等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
(1)如图是250mL 10%的葡萄糖注射液,某同学认为10%是指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你认为是否正确?不正确.
(2)1g葡萄糖能提供约4 千卡的能量,这袋葡萄糖注射液能为人体提供的能量约是100千卡.体重50kg的成人每天需要的能量约2000千卡,若50%的能量由葡萄糖提供,则需要输该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的袋数是10.
(3)这袋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6.7 g.[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6H12O6+6O2═6CO2+6H2O,葡萄糖(C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结果精确到0.1].

分析 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如图是250mL10%的葡萄糖注射液,某同学认为10%是指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本题是指体积分数;1g葡萄糖能提供约4千卡的能量,这袋葡萄糖注射液能为人体提供的能量约是:25克×4千卡每克=100千卡;体重50kg的成人每天需要的能量约2000千卡,若50%的能量由葡萄糖提供,则需要输该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的袋数是10;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准确.

解答 解:(1)如图是250mL10%的葡萄糖注射液,某同学认为10%是指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本题是指体积分数;故答案为:不正确
(2)1g葡萄糖能提供约4千卡的能量,这袋葡萄糖注射液能为人体提供的能量约是:25克×4千卡每克=100千卡;体重50kg的成人每天需要的能量约2000千卡,若50%的能量由葡萄糖提供,则需要输该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的袋数是10;故答案为:100   10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知,这袋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6.7g,故答案为:36.7;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和有关计算问题,也是公式的简单应用,基础性比较强,应该好好把握.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随意使用
B.明矾可促使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C.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漏斗、仪器②的名称酒精灯.收集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据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室制H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按照气流方向依次经过如图2中的装置Ⅱ和装置Ⅰ(填“Ⅰ”“Ⅱ”,且CO2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4)镁条点燃后,插入装有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燃烧后,集气瓶内壁有黑色固体,瓶底有白色粉末.经分析黑色固体属于单质,白色粉末的组成与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得到的粉末组成一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2MgO+C,由此获得的认识中,说法错误的是B.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镁是不活泼的金属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晒变干是因为分子发生了变化
B.点燃乙醇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了
C.瘪的乒乓球受热鼓起是因为分子变大了
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是炼铁工业流程示意图.

(1)上述物质中属于铁合金的是生铁和钢.
(2)过程②在炼铁炉中进行.首先焦炭(C)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到的产物再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继续与磁铁矿(Fe3O4)反应得到金属铁.分别写出生成一氧化碳、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4CO+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3)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防止大气污染,可将炉气(含有大量的碳氧化物、氮气和烟尘等)通过分离得到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
(4)冶炼29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17.1t(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研究影响铁锈蚀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内容实验现象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的空气中一个月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小时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氧气中一小时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A.对比①和②说明铁丝生锈需要水份
B.对比②③说明铁丝生锈与氧气浓度有关
C.对比③④说明铁丝生锈需要有氧气
D.对比④⑤说明铁丝生锈的速率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密切.
(1)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A(填序号).

(2)鱼池增氧剂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碱,该碱的化学式为Ca(OH)2
(3)“湿法炼铜”的原理是将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医疗上用小苏打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锂电池是指电极材料含金属锂或含锂化合物、使用非水溶液做离子导体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利用化学反应Li+MnO2LiMnO2提供电能.银白色的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种,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成氧化锂;锂还能和水剧烈反应变成氢氧化锂(LiOH),同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一类新型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大量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小电器上.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构成,正极材料(如石墨)和负极材料(如LiCoO2)均能传导电子,电解液在正、负两极之间起输运离子、传导电流的作用.锂离子电池采用一种类似摇椅式的工作原理,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来回穿梭,从一边“摇”到另一边,往复循环,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由于锂离子电池中包含的电解液多含有机物,普遍存在易燃问题,在过充、过放、短路及热冲击等滥用的状态下,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常常会导致电池起火,甚至爆炸.因此,目前大多数数码产品都会配备相应的保护元件,当检测到电池到达满电状态,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锂电池放电时,将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2)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薄膜和电解液构成.
(3)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采用石墨是利用了其导电的物理性质.
(4)锂电池使用非水溶液做离子导体的原因是2Li+2H2O═2LiOH+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安全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措施有避免过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气体制取.
按如图甲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铁架台,b大试管.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是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原因是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速率适中容易控制,大理石的来源广,所得CO2气流平稳,气体又较为纯净,所以选用稀盐酸制CO2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的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
可观察到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溶于水.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杂的氯化氢气体.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二氧化碳被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水少量吸收;②量筒读数时视线偏低(或仰视).(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