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③除去不溶性杂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玻璃棒.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Na2CO3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过滤后得到的沉淀除有氢氧化镁、碳酸钙、硫酸钡外,还有碳酸钡;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Na2CO3和NaOH,在蒸发食盐水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操作时应连续搅拌,还应在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③加入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方程式表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3)在除去MgCl2的过程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引入杂质,得到的产品不纯.
(4)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理由是碳酸钠作用是既除去Ca2+,又除去多余的氯化钡.

分析 (1)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和仪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①根据碳酸钠的性质来分析;
②根据除杂质的原理以及蒸发结晶的操作来分析;
③根据盐酸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钾会引入杂质进行解答;
(4)碳酸钠作用是既除去Ca2+,又除去多余的氯化钡.

解答 解:(1)去除泥沙的步骤是:①溶解:把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②过滤: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口紧贴烧杯内壁,沿玻璃棒把上述悬浊液慢慢导入漏斗中;该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等;③蒸发结晶:将上述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除去不溶性杂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玻璃棒;故填:①漏斗;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③玻璃棒;
(2)①碳酸钠可以除去反应中过量的氯化钡和氯化钙,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沉淀还有碳酸钡沉淀;为了把杂质除净,加入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过量,过量的氯化钡被后面的碳酸钠反应掉了,但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进入了滤液中;蒸发时待大部分晶体结晶析出后停止加热,靠余热将剩余晶体再结晶析出.故填:碳酸钡;NaOH;在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③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 二氧化碳,故填: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3)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引入杂质,得到的产品不纯;故填:引入杂质,得到的产品不纯;
(4)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由于加入的氯化钡和碳酸钠都是过量的,加入碳酸钠一方面是除去Ca2+,同时还除去多余的氯化钡.故填:碳酸钠作用是既除去Ca2+,又除去多余的氯化钡.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试管中选用暗紫色固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需要形成液封,如果没有液封将导致的后果是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收集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的装置是D.
(4)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时,应将纯净干燥的CO2从装置F的b端通入(填“a”或“b”),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A.氮气B.盐酸C.淀粉D.熟石灰E.金刚石,选择适
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C;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A;
(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D;
(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B;
(5)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炼铁的相关内容时,对炼铁时还原剂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生成的产物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相同.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
【猜想与假设】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不易完全.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①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下图装置A的试管中;另一份放入下图装置B的玻璃管中.

②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进行.在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通CO(选填“通CO”或“加热”);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其原因是防止高温下铁又被进入的空气氧化.
【实验现象】当装置B的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红色变为黑色(填“红色变黑色”或“黑色变红色”)时,装置A的试管中仍有红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确实不易完全,这可能是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交流与反思】经过查阅资料和讨论,该小组同学发现除了上述原因外,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试写出其中的一个:焦炭是固体,不容易和生成的铁分离.
【完善实验】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甲同学认为在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可能还会有CO产生.经检验证实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确实含有CO和CO2,因此装置A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选择C.H.O.K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空格上.
(1)一种可燃性气体H2(合理即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3)一种酸H2CO3;       
(4)可做化肥的一种盐K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都能解释红色固体物质的出现,请你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CuSO4=FeSO4+Cu.但却对气体的生成产生了疑问,这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SO2等.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较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的气体中,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2)乙同学认为是SO2,但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
(3)甲、乙同学的实验结果表明气体中既不含O2也不含SO2,丙同学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推测气体可能是氢气.
【实验探究】丙同学为了检验该气体,收集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且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很小的声音.然后再将气体用带尖嘴的导管导出点燃且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气体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觉到发热.结论:铁粉与硫酸铜的溶液反应时,产生了该气体,该气体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黄金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放入烧杯内,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也不参与反应),具体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
石灰石样品质量6.0克杯内物质总质量
63.8克
稀盐酸质量60.0克
烧杯质量100.0克烧杯质量100.0克
(1)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克
(3)求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尽铜中的铁;
(3)滤液1中含有的溶质是FeSO4(填化学式);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做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在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来吸收SO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仍残留一定量的SO2.围绕如何处理这些SO2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有关探究.
【提出问题】: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选用NaOH溶液吸收SO2效果如何?
【实验验证】: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SO2不溶于植物油,也不与其反应),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加紧乳胶管,再用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
(3)充分吸收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试验后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
【结论解释】:
(4)写出甲实验中,S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H2O=H2SO3,可用pH试纸 来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
(5)写出乙实验中,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6)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吸收SO2效果好的是乙实验(填“甲实验”或“乙实验”).
【拓展迁移】:
(7)在工业上常用氨水(NH3的H2O溶液)来吸收SO2,得到的(NH42SO3可用作化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H2O+SO2=(NH42SO3,考虑氨水的毒性及挥发性,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一般不使用.
(8)在必须用煤作燃料的情况下,要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用碱液吸收产生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