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B. 分类观:纯碱和烧碱从组成上都属于碱
C. 微粒观: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见如图: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资料3: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资料4: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石灰浆除SO2而不是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Fe+H2SO4=FeSO4+H2、______。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写一点):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气体都能用固体氢氧化钠来干燥的是( )
A. H2. O2 B. CO2 . O2 C. SO2. CO2 D. H2.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1)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______、______。
(2)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如图1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_____、_____,如图F实验现象说明装置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或E;实验结束时出现b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可能是因为:先_____。
(3)若选用A装置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实捡,从长颈漏斗加入的药品是_____(填“过氧化氢溶液”或“二氧化锰粉未”),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5)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液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 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黄豆和和芝麻混合体积变小,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液态酒精和固态酒精都可以燃烧,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氧化铝(Al2O3)制取铝的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2)此流程生成的氧化铝中氧元素来自于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氧化铝可以借助太阳能电池重新变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等八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 实验步骤一 | 实验步骤二 | 实验 序号 | 实验步骤一 | 实验步骤二 |
实验I | 实验II |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资料卡片一
20℃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09
Na2CO3 21.8
资料卡片二
20℃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7.3
Na2CO3 <0.01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