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反应:A+B→C+D F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gA与l0gB充分反应后生成C与D的质量之和一定为20g
B.若B是氧气,C、D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则A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若A、C是单质,B、D是化台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C、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gA与l0gB充分反应后生成C与D的质量之和一定为20g,如果A或B有一种过量,则C与D的质量之和不为20g,故A错误; B、若B是氧气,C、D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则A中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可能只含碳、氢两种元素,故B错误; C、若A、C是单质,B、D是化台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说法正确,故C正确; D、若C、D分别是盐...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铁锅生锈 B. 烟煤干馏 C. 石油分馏 D. 葡萄酿成酒
C 【解析】A、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烟煤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葡萄酿成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 题型:简答题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乙试管内的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A、C 蒸发结晶 有晶体析出 不饱和 【解析】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A、C;②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③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乙试管内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塘沽十一中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称取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如图A),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_(填字母)。
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右盘中添加砝码
C.向左移动游码 D.左盘中增加氯化钠
③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如图B),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04 g/cm3),水____mL(水的密度为1 g/cm3)。
②本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溶液分别装入___________中(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3 D 偏小 24 25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细口瓶 【解析】(1)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②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当右盘低时,说明右盘重,需要继续加入氯化钠,故填:D;③仰视读数会导致测得的水的体积偏大,水多,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填:偏小;(2)①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塘沽十四中的同学,在中考复习中重新做了下面图中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A装置所示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喷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经过D装置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答出一条即可) 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混合物 【解析】(1)由A装置所示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2)二氧化碳能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观察到的现象是:喷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变红;(3)铁在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
B. 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 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
D. 三个实验都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 【解析】从一个实验可以得出多个结论,水挥发后质量减少的实验不但说明分子有质量,还能证明分子不断运动;品红扩散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和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和酚酞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还说明氨气溶于水能使酚酞变红;这三个实验都能证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苹果腐烂 B. 榨取果汁 C. 面包发霉 D. 菜刀生锈
B 【解析】A、苹果腐烂是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成其他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榨取果汁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面包发霉有新的物质霉菌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菜刀生锈,有新的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生成黑色固体,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没有雾,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届九年级第四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Mg、Cu、FeSO4溶液 B. Mg、Fe、Cu、稀硫酸
C. Fe、Cu、MgSO4溶液 D. 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C 【解析】试题分析: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的原理:1、金属与酸反应,根据是否能与酸反应以及与酸反应的激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的强弱,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是否能反应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A、Mg、Cu、FeS04溶液,根据Mg 能与FeS04溶液反应,而铜不会,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B、 Mg、Fe、Cu、稀硫酸,根据Mg、Fe都能与稀硫酸,而且反应的激烈程度不同,Cu不会...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