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A端为电源的正(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借以了解水的组成,解题时要依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经验来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答 解:
对于(1)(2),因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C、D两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可判定C试管中是氧气,所以C管相连的A端为电源的正极;
(3)因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由此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这类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
(1)正;
(2)氧气;1:2;
(3)氢元素和氧元素;
(4)氢原子和氧原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同学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实验,并分析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探索地球和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行星大气特点
天王星主要是氢气和甲烷
金星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
火星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
(1)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岩石拼接而成的,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板块的张裂.
(2)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的三个行星的大气特点(见表).你认为,表中可以成为宇宙飞船燃料补给站的行星是天王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放出的是氧气,负极放出的是氢气,它们对应的体积比为1:2,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该实验的结果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验证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原子核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电子和质子B.质子和中子
C.质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空气中燃烧: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化合反应)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3)高锰酸钾受热: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4)碳在氧气中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化合反应)
(5)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CO2 H2O;   丁 CO2 CO  H2O.
你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反应前不含氮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生成氨气.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CO2和H2O(干扰对产物的鉴别).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丁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氧气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有黑烟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为了探究蜡烛燃烧的现象,做了表中的实验,请你帮忙完成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横在火焰上方片刻;火柴梗的a(填“a”、“b”或“c”)处最先碳化.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将一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白色固体生成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stackrel{点燃}{→}$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