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

分析 A.从灭火只需要控制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去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C.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中含有两种不同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灭火只需要控制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故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
C.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误;
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不同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D选项中的说法正确;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了火原理、构成物质的粒子、单质和氧化物的概念等,熟练掌握上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液态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  ②集气瓶;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气体应从a (选填“a”或“b”)端导入.
(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得氨气.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备氨气,理由是能用,反应物是固体,条件是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3年9月10日上午,记者在西安护城河边看到,从安定门至玉祥门千余米河水变成“绿龙”,水面几乎完全被覆盖.如图所示:
(1)记者在河边就能闻到阵阵臭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记者可以闻到臭味的原因是C(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护城河中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们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和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河水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A物质可使悬浮于河水中的杂质沉降下来,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絮凝剂),经过操作①后,若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c(填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所选用的装置是Ⅱ(填序号).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他利用装置I进行操作
③后得到蒸馏水,向少许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较多泡沫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水的蒸发
C.
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色
D.
氢气肥皂泡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③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A.①②⑤B.②④C.②④⑤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小刚利用图①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H2,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②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
(3)经过图②装置净化后的水,还可以通过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4)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的责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B(填序号).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C.保护森林植被,以涵养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混合物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氮气可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酱B.蒸馏水C.新鲜空气D.矿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分别如图A、B、C、D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C、D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3)实验结论:甲、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乙、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甲、丙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分别是B实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D实验镁条燃烧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因此,如果有气体参与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有气体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