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4.6 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

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选B、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8.8 g CO2中碳元素的质量=8.8 g××100%=2.4 g,5.4 g H2O中氢元素的质量=5.4 g××100%=0.6 g。2.4 g+0.6 g=3 g,小于物质的质量,故一定还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含碳2.4 g,含氢0.6 g,含氧(4.6 g-2.4 g-0.6 g)=1.6 g,故该物质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 g∶0.6 g∶1.6 g,根据元素质量比可求原子个数比为x∶y∶z==2∶6∶1,所以C2H6O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不起作用    D.臭氧(O3)是大气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教材 “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1)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2)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 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④分别量取5 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      ;B试管中的现象        ▲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    ▲    和   ▲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           ,若实验④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计实验鉴别下列物质(操作、现象、结论):

(1)水和酒精

利用物理性质鉴别:                                                ;

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2)氧气和二氧化碳

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中经常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面是某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同学在用A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气球中的碳酸钙抖落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并没有停在中间,而是   (填“偏右”或“偏左”),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的原因是     

                                                               

(2)该同学改用B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却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的原因是           

                                                                

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该同学想到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气球,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最近发生的两起氯气泄漏事件引起了小红的高度重视.小红从网上查到的一条信息是: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能溶于水.此条信息描述了氯气的(  )

A. 物理变化         B. 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 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

A  ,B  ,C 氧气 ,D  ,E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水的质量

C.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D.每2 g氢气和1 g氧气反应生成2 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