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松江区三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答案】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解:
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天然水中含有水和其它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松江区三模)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一:白色物质是Na2O
猜想二:白色物质是Na2CO3
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1、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白色物质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①取白色物质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
沉淀
白色物质是______.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实验反思】
(1)你认为方案1中得到的结论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2)方案2中的CaCl2溶液,你认为______(填“能”或“不能”)用Ca(OH) 2溶液替代,方案2中的酚酞试液,还可用______溶液替代.
【得出结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瓶底附着黑色颗粒一定是______.
(2)根据此实验探究过程,你认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松江区三模)现有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请回答
①请组装一套装置,能验证出混合气体中的CO2和CO,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装置可重复使用)

②有同学想把混合气中的CO2和CO分开,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装置.
图中烧瓶中盛的是NaOH溶液,分液漏斗中盛的是稀盐酸.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让混合气体从导管口a进入,所得纯净气体从导管c逸出(假设反应完全进行),此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
③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使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广口瓶,这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
④以上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取烧瓶内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呈无色,则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酚酞除外)是______,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松江区三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中的仪器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③______;⑤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制取气体时使用的仪器是①③④⑤⑦⑩,他制取的气体是______.
(3)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填序号).
(4)①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②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并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松江区三模)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常用于配制溶液的溶剂.
(1)写出“能证明水是由H、O两元素组成”的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是:;
(2)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图所示:

在净水流程中有一个活性炭池,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投的药一般是液氯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松江区三模)诺氟沙星胶囊主要成分是诺氟沙星(化学式为C16H18FN3O3,式量为319),适用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及其它沙门菌感染.它由种元素组成,其中1mol诺氟沙星中所含物质的量最多的原子是;31.9克诺氟沙星的物质的量是mol,其中所含氮的原子个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