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组成实验中水进入集气瓶约五分之一,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B、高锰酸钾加热产生了氧气,说明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分子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
D、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组成实验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分析;
C、根据碳酸有酸性分析;
D、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正负抵消,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解答:解:A、测定空气组成实验中水进入集气瓶约五分之一,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不是总质量的五分之一,故错误;
B、高锰酸钾加热产生了氧气,说明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不是氧分子,故错误;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C正确;
D、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正负抵消,所以原子不带电的原因与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以及所带电量有关,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等知识,难度适中.加强常见物质的知识学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科学家将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
(1)以下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HLiCFNaMgCl
其中镁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
 
个电子后,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该离子与氯离子
 
(填离子符号)作用结合成氯化镁,氯化镁是由
 
构成的物质;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2、3周期),请用元素符号将碳元素填在周期表的相应位置.

(3)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可知:周期(横行)序数
 
(选填“>”、“<”或“=”)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4)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F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
①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pH时,正确的操作是:
 

②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往上述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2SO4;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pH<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
(2)方案三:①按图1进行实验操作,可观察到
 
(填现象).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同学们决定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来设计实验.此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5)方案三:同学们设计图2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液、
CuSO4溶液.请在箭头上方的括号中填入试剂名称,并用“适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
①如果把CuSO4溶液换成另一种试剂,只要各试剂的用量适当,则不管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都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氢离子
 

氧离子
 
氯离子
 
钠离子
 
水分子
 
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中X处的粒子示意图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所以是同一种单质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展植树造林,增强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
B、物质的颜色
C、物质间的质量比
D、反应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A、B、C、D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②
 
   ③
 

 
   ⑤
 
   ⑥
 

(2)若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此时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
 
装置,收集装置可选用
 
 

此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若要用5%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
 
装置,此装置中反应器可用
 
代替.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文字表达式
 

(4)用两种方法制取氧气,所选装置不同的原因是
 

 

(5)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