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结合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用装置C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①的适宜时刻是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之一是BC(或BE).
(2)实验室用B、D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发生装置中添加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3)用F、G装置组合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应将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G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分析 (1)根据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性质发生装置,根据氢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化学方程的书写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用装置C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①的适宜时刻是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B),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属于采用排水法(C)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E);
(2)用B、D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由于在B装置中没有加热的仪器,所以选用的药品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3)用F、G装置组合检验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应将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让气体通往液体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G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F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答案为:(1)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BC(或BE);(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或H2O2和MnO2);(3)b;检验二氧化碳;CO2+H2O=H2CO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农业上常用作复合肥的一种盐是KNO3;常用作食品包装“保护气”的单质是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往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某同学用E装置(气密性良好)在实验室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及气体的检验,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盐酸浓度太大或澄清石灰水变质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科学的是(  )
A.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B.补充蛋白质可以喝鲜牛奶、豆浆等
C.蔬菜、水果能提供和补充多种维生素
D.缺铁会引起贫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除去CO中的CO2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
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主要操作顺序分离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验证试验不能成功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98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加入锌的质量6.5g.
(2)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纪念活动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D.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