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师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请写出X的名称_____
同学们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X;猜想二:有X和HCl;猜想三:有X和NaOH;猜想四:有X、HCl和NaOH
(实验探究)
(1)小敏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请写出理由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红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_____不成立。
(3)小君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许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甲组同学认为小君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_____。
(4)小兰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许纯碱溶液,观察到实验现象为_____,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
(实验拓展)
请你用与(2)至(4)不同类别的试剂,设计另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
实验操作:_____;
现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自主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焊接两根铁轨时,为确保施工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到一种叫做“引火铁”的反应活性材料。实验室的制备过程如下:
(1)在高温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得到粉末状的四氧化三铁;
(2)将四氧化三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经过与上述过程相反的反应生成“引火铁”粉末。请分别用以下两套装置,制取四氧化三铁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稀硫酸,其他试剂和用品自选。(注: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过程中第(1)、(2)两个相反步骤的反应方程式是:①______;②______。
(2)在实验装置中,烧瓶B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时试管A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试管D处可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4)实验时分液漏斗E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在F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在U型管G中常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其作用是______。
(5)实验过程中,两套装置里所有需要加热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自主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三组物质混合后 一定有沉淀生成的为
A. 氢气、氮气、水
B. 氯化氢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水
C. 二氧化碳、烧碱、氧气
D. 硝酸银、稀盐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5)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10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拓展应用]
(6)有同学们提出:若反应前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m克,反应后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擦干锥形瓶外壁的水后,再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_________m克(填“大于”、“等于”、“ 小于”),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 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 氧气、氮气、空气 B. 氮气、空气、氧气
C. 空气、氧气、氮气 D. 氮气、氧气、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氧化铁:FeO B. 硫酸钠的化学式:Na2SO4
C. 正二价的镁元素:Mg+2 D. 氖气:N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