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4 B. 26 C. 30 D. 56

B 【解析】 试题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铁原子,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因此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a2+、NO3-、CO32- B. NH4+、Cu2+、Cl-、SO42-

C. Ba2+、K+、OH-、NO3- D. Na+、K+、NO3-、Cl-

D 【解析】A、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不能共存,故错误; B、铜离子有颜色,错误; C、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溶液的pH大于7,错误; D、几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大练习(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气体排放;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选填一个序号);

(3)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____;

(4)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二氧化碳 ②或③ 隔绝氧气和水 8:1 【解析】(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3)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隔绝O2和H2O。(4)PV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大练习(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区别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铁生锈 C. 酒精挥发 D. 镁条燃烧

C 【解析】 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该收集装置是_____或E。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

(4)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时,当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等瓶中的水排完后,在___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_______放在桌上。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涉及以下关键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固定;③收集;④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顺序是____(填字母序号)。

A.②①③④⑤⑥ B. ③④②①⑥⑤ C. ①②④③⑥⑤ D. ①③②④⑤⑥

酒精灯 KMnO4 K2MnO4+MnO2+O2 A C B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水中 正 C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难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C或排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铜是紫红色固体 B. 酒精易挥发

C. 木炭有可燃性 D. 水在4℃时密度最大

C 【解析】A、铜是紫红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木炭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过滤 B. 取固体粉末 C. 熄灭酒精灯 D. 检查气密性

A 【解析】A. 过滤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错误; B.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放在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正确; C. 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正确;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取一定量的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加入100 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9.8 g B. 3.2 g C. 1.6g D. 19.6 g

C 【解析】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都生成了水,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中的氧元素与稀硫酸中的氢元素都转化为水中,设100 g 9.8%的稀硫酸与上述两种氧化物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x H2SO4---------H2O 98 18 100 g×9.8% x =,解得x=1.8g 1.8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8g×=1.6g,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解析】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O+4H2C2H6O+H2O,因此: A、丙是C2H6O,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B、丙是酒精,属于有机物,可以用作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故正确; C、由方程式程可知,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