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原子,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
(4)不显电性的粒子分子、原子、中子,
(5)质量最小的粒子电子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质子和中子.

分析 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电子质量很小)带负电,两者的带电量相同,一正一负,所以整个原子显示的是电中性;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 解:(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和原子;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
(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质子和中子;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 (2)原子(3)原子核、质子; (4)分子、原子、中子; (5)电子;(6)质子和中子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中微粒的电性,性质大小等知识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c(填“b”或“c”)导管通入瓶内;
(2)A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3)某同学连接A、C、D进行实验,若实验时C中蜡烛燃烧更旺,D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另一名同学也是连接A、C、D进行实验,若实验时C中蜡烛熄灭,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中蜡烛熄灭,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 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 的是BD.
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能源汽车
(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锌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D.加入铝粉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滤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  2Fe2O3
B.铜和硝酸银反应:Cu+AgNO3=CuNO3+Ag
C.铜绿和稀盐酸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D.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纯碱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糖类、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撬入得越多越好
B.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D.用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同学们在化学学习中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操作步骤 相同的现象分析与解释 
 实验一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U形管中液面a下降,b升高
 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实验二 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固体重复一次上述实验
【本质归纳】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在探究溶液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他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13 11 
【探究过程】①如图乙所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②如图丙所示,另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由此判断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NaOH.
【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碳酸钠,你的判断依据是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探究反思】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上述【查阅资料】表中没有Na2SO4的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及相关现象,判断高溶液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说明理由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说明不含有硫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除杂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NaOH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CaO(CaCO3高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CCO2(CO)通入氧气流并点燃
DCuSO4溶液(H2SO4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在B装置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用B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或氢气)气体.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氧气可用D(填编号)装置;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正立在桌上(填正立或倒立).结束实验时要注意后(填“先”或“后”下同)熄灭酒精灯,先将导管撤离水面,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