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某气体是一氧化碳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粉末变红
B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C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D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为Fe>Cu>Ag
将两根光亮铁丝分别伸入硝酸银和硫酸铜的溶液中,硝酸银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另一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A.AB.BC.CD.D

分析 A、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均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粉末变红,不能证明某气体是一氧化碳,也可能是一氧化碳等气体,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则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有剩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两根光亮铁丝分别伸入硝酸银和硫酸铜的溶液中,硝酸银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另一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常用的操作是过滤,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肥皂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食醋有酸味醋酸分子有酸味
B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溶液中存在不断运动的氯化氢分子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两种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等质量的金属Fe、Mg、Al分别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在x处的质量为0.2gB.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象
C.反应时,Fe、Mg、Al可能均过量D.在x处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
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
(4)请回答下列有关“走进低碳”的问题:
?以下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C(填字母);
A.废作业本 B.矿泉水瓶   C.霉变面包     D.破旧铁桶
?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H2$\frac{\underline{催化剂}}{△}$C2H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7
(填“>”、“=”或“<”)
猜想一不成立
②设计实验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固体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注意:若答对【拓展探究】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2N2两个氮分子   
(2)碱溶液中的阴离子OH-
(3)3个硫酸根离子3SO42-;   
(4)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Mg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搅拌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教材上借助酸碱指示剂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判断该反应的发生呢?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小明认为白色沉淀是NaCl与AgNO3反应生成的,于是得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
【实验探究二】小亮同学取一定量的稀盐酸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并用pH计精确测量烧杯中溶液的pH,绘制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小亮根据溶液pH的变化,推断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讨论交流】(1)针对两位同学的实验探究,老师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HCl+AgNO3═AgCl↓+HN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1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NaCl(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①②④(填序号).
①碳酸钠         ②氧化铜         ③硫酸铜          ④镁
(3)从图1的曲线中得知,当实验进行到30秒时,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
【拓展延伸】老师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测定溶液的温度,绘制出溶液的温度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填“吸热”、“放热”).
【反思评价】有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有的中和反应有沉淀生成或固体物质溶解的现象.请写出一个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Ca}$Cl2
铁在纯氧中燃烧后的生成物:Fe3O4
3个氢氧根离子:3OH-
(2)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葡萄糖+氧气$\stackrel{酶}{→}$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