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将下列物质投入水中时,吸收热量的是(  )
A.生石灰B.NH4NO3固体C.浓硫酸D.苛性钠

分析 记住常见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问题,根据物质溶于水的两个过程来分析.

解答 解:物质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整体就吸热,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整体就放热,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整体就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B、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C、浓H2SO4 溶于水放出热量;D、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
故选B.

点评 知道物质溶于水的两个过程:物质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整体就吸热,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整体就放热,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整体就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写出下列酸、碱、盐的化学式:
盐酸HCl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碳酸H2CO3   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铜Cu(OH)2氯化银AgCl  硫酸钡BaSO4  硫酸铜CuSO4  碳酸镁MgCO3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氯化钙CaCl2  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金属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熔点很高,受热不会熔化
B.铁器表面的铁锈具有致密的结构,因此它能保护内部的铁不再锈蚀
C.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D.被腐蚀的铁制品不应该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混合后NaOH溶液的pH,pH<7(选填“>”、“<”或“=”).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硫酸过量.
(2)方案二: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①小红说:根据图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滴加的无色酚酞试液由红色刚好变成
无色.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溶液的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小文说:实验开始不需要滴加酚酞试液,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分析】: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小文,理由是如果硫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也不变色.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呈酸性溶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0,振荡

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等
溶液呈酸性
(3)方案三:测温度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放热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三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原子和氯原子都易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震后灾区人们的饮用水问题备受关注.为防止疾病传染,对饮用水进行如下处理:①过滤  ②煮沸  ③自然沉降 ④消毒,其中合理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填序号);通过上述处理后的水为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用水硬度过大会有很多危害,生活中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近年来水污染的现象非常严重,请你答出防止水体污染的两条具体措施控制工业废水任意排放等;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AD(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用洗衣水冲厕所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厨房化学:①小强已经长大了,看见妈妈非常辛苦,就尝试着帮助妈妈做家务活.有一次,吃完饭后,他争着要刷碗,你能告诉他怎样才能确定碗洗干净了呢?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这就算洗干净了
他还告诉妈妈:②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盖严,并使醋瓶的标签向外.
(2)化学实验中,小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发现试管破裂了,你能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吗?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②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拿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液态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  ②集气瓶;
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在向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气体应从a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除去下列杂质,所用方法和试剂不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方法
A.KOHK2CO3Ca(OH)2溶液过滤
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
C.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
D.CuOKNO3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