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NaOH(Na2CO3):加足量稀盐酸
B、FeCl2(CuCl2):加足量铁粉
C、CuO(Cu):加足量稀盐酸
D、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NaOH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足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1)请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粒子模型.
(2)从图中可得到的信息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
实验探究的归纳和总结中不科学的是(  )
A、锌粉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
B、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铁与氧气在高温时才能反应,故镁比铁活泼
C、银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故铜比银活泼
D、铝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铝比铜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应用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
 
夹持,试管口不能
 
,称量物质一般用
 
,称量时砝码放在
 
盘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原子序数为1、6、8、11的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
(4)除上述信息外,你还能从表中得到哪些规律(写一条)
 

(5)硫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C、核内中子数不同     D、原了核内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如图A、B或C装置制取气体,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的仪器名称是
 

(2)小郭用A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将装置A中所缺仪器补画出来,使整套装置处于完整的实验准备状态.
(3)实验室制取氢气应该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序号),理由是
 
(填数字序号).
①常温下能发生反应   ②反应条件是加热  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难溶于水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辉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O2,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在实验前须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是:关闭活塞,向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一段时间,再松开热毛巾.结论是:若实验过程观察到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从如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收集CO2可用
 
装置;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得到纯净的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的
 
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
 
(从“NaHCO3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中选择一个)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
 
除去水蒸气.
(2)实验室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还原Fe2O3时,若要设计一套连续装置,检验并吸收反应后的气态产物(100℃以上),可选用g装置,请你在方框内先补充完整该装置,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先通过装有
 
的装置,后通过装有
 
的装置,再通过装有碱石灰的h装置;剩余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连线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