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水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2)天津是极度缺水城市,应提倡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abcd(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元素组成.
(4)Ca(IO32是一种补碘剂,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由碘酸钾(KIO3)溶液和氯化钙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上述制得Ca(IO3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IO3+CaCl2=Ca(IO32+2KCl.

分析 根据净水中各物质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根据节水的措施解答,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故填:吸附,煮沸.
(2)a.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可以节约用水;
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d.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关闭可以节约用水;
故填:abcd;
(3)电解水实验生成的是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元素组成,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
(4)Ca(IO32可由碘酸钾(KIO3)溶液和氯化钙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O3+CaCl2=Ca(IO32+2KCl,故填:2KIO3+CaCl2=Ca(IO32+2KCl.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以及电解水、节约用水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大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大茶杯,过一会儿,2支蜡烛先后都熄灭了,甲、乙同学都认为是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不足造成了:
(1)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2)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中如何逃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仔细观察如图所表示的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填序号).
(2)该图说明在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海水晾晒制得的粗盐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在实验室里用一定质量的粗盐制备精盐的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2NOH+MgCl2═Mg(OH)2↓+2NaCl
(1)操作a是过滤,X是Na2CO3溶液.
(2)第①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4+BaCl2=BaSO4↓+2NaCl.
(3)第③步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此步骤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A、B、C、D 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已知A元素的单质是最轻的飞体;B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H2
(2)B与A或B与C分別能形成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別属于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氧化物.写出B与A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C元素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D元素的单质在C元素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产物的化学式是SO2,它对环境的影响是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制餐具比铁制餐具更耐腐蚀,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和CaCO3].已知醋酸的水溶液中存在CH2COO-和H+,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3)山药的黏液中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皮肤沾上后会发痒,为止痒可涂抹厨房中的食醋(或柠檬汁)等显酸性的物质.
(4)钡餐透视时需口服硫酸钡,若误服碳酸钡(BaCO3)会与胃酸反应而中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生成碳酸钡沉淀,其反应示意图可表示如图,请用微粒观点解释该反应的实质Ba2+和CO3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或Ba2++CO32-═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长颈漏斗末端必须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顺着长颈漏斗跑掉.
(4)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Ⅱ)中溶液变红色;
②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紫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个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
[表达交流]甲组同学加入氯化铜溶液,没有观察到蓝色沉淀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1)如果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加入氯化铜一定产生蓝色沉淀,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乙组同学的实验也能得出了与甲同学相同的结论,则乙组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能是:(2)加入铁粉后无明显现象,或有气泡产生;
[探究活动2]得出实验结论后,两组同学欲将所得的甲组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组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氯化钠、氯化铜;
乙同学猜想:氯化钠、氯化铜、氯化氢;
丙同学猜想:氯化钠、氯化氢、氢氧化钠;
[交流讨论]三位同学的猜想不正确是(3)丙同学,理由是:(4)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在溶液中是不能共存的,且加入氯化铜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溶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铜.
[探究活动2]乙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又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取甲组所得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刚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此过程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NaOH+HCl═NaCl+H2O;若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到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整个过程中溶质的变化情况为(6)氯化氢的质量减少至消失,氯化铜的质量减少至消失,氯化钠的质量增加.
[解释与结论]由上述实验,乙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进正确的,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不仅与生成物的待征有关,还与(7)反应物的用量与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关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图1),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A;富含糖类的是C(填字母序号);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图2),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C (填字母序号);
(3)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点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
配料表含碘量储存方法食用方法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20-40mg/kg密封避光、防潮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
①“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②根据包装说明是推断碘酸钾具有的一种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