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氧气的溶解度
B.
表示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
C.
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D.
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分析 A、根据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B、根据一定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定值分析;
C、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关系分析;
D、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分析;

解答 解:A、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正确;
B、一定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定值,故B正确;
C、加热高锰酸钾时生成了氧气,当全部分解时产生的氧气最多,故C正确;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钠最多.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010203040
KCl27.631.034.037.040.0
KNO313.320.931.645.863.9
(1)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
(2)在20℃时,将35gKCl加入到100g水中,形成的KCl溶液的质量为134g,将温度升到40℃,形成的溶液不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b (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据报道,2013年5月13日凌晨,贵州省桐梓县某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事故,当天早上,桐梓五中的学生上学后,闻到一股浓浓的氯气味道,9点左右,有16名学生相继在课堂上晕倒.
(1)在教室里的学生能“闻到一股浓浓氯气味道”的原因是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消防人员往往采用向空气喷洒水雾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因为氯气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O+HCl.
(3)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为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若甲和乙反应生成的丙为最清洁的气体燃料,则丙的化学式为H2;其中甲是常见金属,则此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2)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H4+2O2 $\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或C2H5OH+3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等.
(3)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丙是常见金属,如果人体缺丙元素,易患贫血.工业上冶炼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若甲为气体,并能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小马的午餐是:红烧牛肉、米饭、豆腐汤,从均衡营养角度建议增加(  )
A.炒鸡蛋B.牛奶C.炒油菜D.烤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铜锈A[Cu2(OH)2CO3]在加热条件下得到B、C、D三种氧化物,如图所示.将固体B溶入足量稀硫酸中得到溶液E,将气体C通入D中得到溶液F.请回答下列问题:
(1)B→E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2)气体C通入D中化学方程式是H2O+CO2=H2CO3,溶液F中含有的分子有H2O、CO2、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发生潮解,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密封包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的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2NaClO+CO2+H2O=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NaClB.NaOHC.Na2CO3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3)70℃时,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R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R的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ABD(填字母).
A.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不再溶解
B.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D.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