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分子构成的物质_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
(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①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③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④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____(填句子前的序号)。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____(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食物腐烂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红磷燃烧
(4)我们接触过很多化学变化,如“氢气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分解”等,这些变化的微观本质各不相同。
①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任意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
②从上述三个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微观本质:____。
【答案】 氧气或乙醇 铜或金刚石 ④(或③) 失去 d 氢气+氧气水 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
【解析】(1). 氧气、乙醇 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体非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 铜或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 (3).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在距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空间内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所以轨道不固定。 (4).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改变,所以冰雪融化和酒精挥发 两过程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食物腐败、红磷燃烧都是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改变。 (6).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是,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箭头相连,反应物之间或生成物之间用加号相连,箭头的上方或者下方写呃呃呃反应条件,所以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水 (7).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是: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__。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____。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____。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为 。
(2)t2℃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3℃,所剩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高层住房着火时,要乘坐电梯迅速撤离
C.档案资料着火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B. 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C.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D.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有下面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F_________。
(2)写出符合反应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生成E反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时,A中应放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连接制取装置;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向大试管内放入石灰石,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⑤②①
实验室制取CO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
(5)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 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