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在B装置中用H2O2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室收集干燥的氧气可用
 
(填编号)装置,因为氧气
 
;实验室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
 
(填编号)装置,因为氧气
 
.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出移开,
 
在桌上.
(3)用A装置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若试管口没有棉花,会导致什么后果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解答:解:(1)实验室在B装置中用H2O2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故填: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实验室可以用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可以用C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处移开,正放在桌上.
故填:D;的密度比空气大;C;不易溶于水;正放.
(3)用A装置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若试管口没有棉花,加热时高锰酸钾会进入导管.
故填: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点评: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
A、实验B、测量C、计算D、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图2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3)图3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活性炭池的作用是
 
.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制取ClO2的方法是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液体
B、空气也是溶液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100mL溶液
D、盐水和糖水都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则不是溶液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插有一根上端系有小气球,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的玻璃管.引燃白磷,气球胀大,待锥形瓶冷却道室温后,气球部分缩进玻璃管内,气球缩进的原因是
 
.若瓶塞上直接插进玻璃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了一个实验.试验测定的数据如下(填“>”“<”或“=”)
①甲:高锰酸钾和试管的总质量为M克,加热反应后的剩余物和试管的总质量为N克,则M
 
N
②乙:光亮的提定质量为A克,其生锈后质量为B克,则A
 
B
③丙:铁、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X克,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Y克,则X
 
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酒精灯的火焰可以分为
 
 
 
三部分,给物质加热一般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验满的方法
 

(4)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是: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事实中涉及的化学常识:
①烟雾弹
 

②登山运动员用固体酒精作燃料
 

③用稀盐酸冲洗厕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地区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即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59.4g不考虑水的挥发.
求:(l)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松同学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于是他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清洗干净、烘干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补充完整表格中的步骤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
实验一常温下双氧水不分解
实验二在装有双氧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能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从而设计了以下步骤:
【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反应结束,将试管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的质量不变,则水泥块可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够,还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