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X | 化合反应 | 纯净物 | 物理变化 | 化学反应 |
Y | 氧化反应 | 混合物 | 化学变化 | 化合反应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00年6月起,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2 B. 钠离子:Na1+
C. 两个氢原子:2H D. 氧化铝:A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南山双语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1-4单元)上半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A、B、C、D、E、F、G、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 、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E__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③的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指出③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白糖水、啤酒 B. 澄清石灰水、氧气
C. 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 D. 氮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1)小明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粉在空气燃烧的实验(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结束,他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为了弄清黄色固体的成分,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2)(查资料1)
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设计实验)小明用图2所示的实验(部分操作没有画出),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交流与思考)小明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种呢?他叫来了小亮、小红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___________ | 黄色固体为Mg3N2 |
(3)(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亮认为可能是Mg2(OH)2CO3;小红认为可能是 Mg(OH)2。
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4)(查阅资料2)
Mg(OH)2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
② Mg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小亮进行实验(见图3),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小红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5)(实验反思)要验证小亮的猜想,实际上只需证明黑色“外衣”想形成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即可。为了证明这一猜想,需要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装置可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分析下列各步操作,回答问题:
(1)在试管底部铺一层细沙,并放一小块擦干的白磷(40度可燃烧),先关闭活塞,把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大试管中并接触白磷,将胶塞塞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此实验同时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3)上述实验可用来测定空气中的含氧量,在做实验时,若水的高度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方案一 方案二
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