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面食加工常用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在面团中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加热后二氧化碳体积膨胀,在面团中留下许多小孔,使蛋糕等面食制品在食用时松软可口,已知碳酸钠加热不能分解,而碳酸氢钠在加热时能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试回答:
(1)在面团没有发酵的情况下,要使面团松软可口应选择    (选填“Na2CO3”或“NaHCO3”).
(2)分别写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分析:要使发酵过的面团 (含有机酸) 更松软最好加    (选填“Na2CO3”或“NaHCO3”),简述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分析:(1)没有发酵时面团中不含有酸,碳酸钠不能与酸发生且加热时不能分解,因此无法产生气体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却可以在未与酸反应时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
(2)根据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规律,结合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写出两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使发酵过的面团 (含有机酸) 更松软则需要产生更多的气体二氧化碳,对比两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的量是碳酸钠的两倍.
解答:解:(1)碳酸钠只能遇到酸才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氢钠在受热时也可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在面团没有发酵而没有酸的情况下,在面团中加入受热即可放出二氧化碳的碳酸氢钠,可使面食松软可口;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在消耗同样的酸时,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是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两倍,因此,使用碳酸氢钠时会产生更多的气体二氧化碳而使食品更松软.
故答案为:
(1)NaHCO3
(2)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3)NaHCO3;等量的酸与NaH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点评:本题以生活情境为平台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异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很好在体现出化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
 
,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
 
.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成分 所用物质
碳酸盐类 碳酸氢钠
酸性物质 柠檬酸、酒石酸等
疏松剂 明矾
其他成分 淀粉、脂肪酸等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
 
;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5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精英家教网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所加的酸溶液是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7、17、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设计如右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移离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
把A、B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

(2)现象与结论: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同时试管A中有大量的
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B中也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束后,经检验大、小两试管内的物质均是碳酸钠.结合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①碳酸氢钠受热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钠、
二氧化碳

②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
(填“能”或“否”),理由是
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有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实验二: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
取碳酸氢钠4,2g放入如图Ⅰ装置的锥形瓶中,取碳酸钠5,3g放入另一相同装置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足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图Ⅱ装置测量出生成气体的体积,得到时间-体积关系曲线如图Ⅲ所示.
(4)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层,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防止部分的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

(5)数据与分析:根据图Ⅲ曲线,可得出有关“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
气体的快慢”的结论是
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快

(6)反思与讨论:实验中“取碳酸氢钠4.2g、碳酸钠5.3g”的目的是
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雨花台区一模)某校兴趣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查阅】.
(1)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2)碳酸氢钠在270℃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探究】
【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性
     20℃时,取2只烧杯,均加入50g水,分别加入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充分搅拌后静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实验二】比较两种物质的酸碱性:
    取2只试管,分别取实验一中的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
色,说明溶液都是碱性的.要比较二者的碱性强弱,可以分别测溶液的
pH
pH

【实验三】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设计如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熄灭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把
A、B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
A、B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

(2)现象与结论: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试管A和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只有
A
A
(填“A”或“B”)中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
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
(填“能”或“否”),理由是
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实验四】比较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
取碳酸氢钠a克放入如图Ⅰ装置的锥形瓶中,取碳酸钠b克放入另一相同装置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足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通过图Ⅱ装置测量出生成气体的体积,经过转换处理,得到时间-质量关系曲线如图Ⅲ所示.

(1)已知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层,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防止部分的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
防止部分的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

(2)数据分析:根据图Ⅲ数据,计算a和b的质量
(3)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快

(4)反思与讨论:实验中“取碳酸氢钠a克、碳酸钠b克”的目的是
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
生成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河西区二模)校兴趣小组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进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查阅]
(1)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2)碳酸氢钠在270℃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探究]
[实验一]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性
20℃时,取2只烧杯,均加入50g水,分别加入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充分搅拌后静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实验二]比较两种物质溶液的酸碱性
取2只试管,分别取实验一中的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
色,说明溶液都是碱性的.要比较二者的碱性强弱,可以分别测溶液的
pH
pH

[实验三]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设计如图装置:小试管套装在带有支管的大试管中,整套装置气密性好,其他装置略去.
(1)为确保安全,实验结束时,在熄灭酒精灯前必须完成的操作是把
A、B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
A、B试管中的导管移出液面

(2)现象与结论:
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口生成较多的无色小液滴;试管A和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只有
A
A
(填“A”或“B”)中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3)反思与讨论: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这能否准确地说明“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这一结论?
(填“能”或“否”),理由是
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碳酸钠受热的温度更高却没分解,说明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鹅卵石河底比泥河底的河流清澈得多,原因是
鹅卵石起到过滤作用
鹅卵石起到过滤作用
;在某些农村常用明矾来净水,其作用是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2)在冬季,人们常看到养鱼池的冰面上打有很多洞,其原因是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为鱼类提供充足的氧气(或补充空气)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为鱼类提供充足的氧气(或补充空气)

(3)炸油条时,当面团放入油锅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油条膨胀并浮出油面.该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变化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