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

条件是                        

(3)今年红河州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天干物燥易引发火灾,我们每个人

都要增强防范意识。

一旦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增大空气的流通,使燃烧更旺

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5、“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1、图2、图3中选择
图2


(2)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
除去氯化氢气体的
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HCl+NaHCO3=NaCl+H2O+CO2

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
吸水干燥作用
,其瓶内液体应是
浓硫酸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C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6)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Na2O2=O2↑+4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精英家教网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留有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2)欲调整试管整体的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6)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①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我能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②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Cl2=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KMnO4
K2MnO4+MnO2+O2
KMnO4
K2MnO4+MnO2+O2
,收集装置可选用
D或E
D或E
(填标号);选择装置A以合适的药品为原料制取氧气时,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甲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
没有预热(或实验结束时可能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里的水流)
没有预热(或实验结束时可能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里的水流)
(请讲出其中的一条).
(2)乙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CaCO3+HCl→CaCl2+H2O+CO2
CaCO3+HCl→CaCl2+H2O+CO2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分别选择
CD
CD
装置(填字母);收集气体后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
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满
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满

(3)实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A
A

②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
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气密性良好
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气密性良好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橡皮塞没有塞紧
橡皮塞没有塞紧

③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③⑤
③⑤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虹口区二模)某同学在实验室完成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试管A中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 +2Ag
Cu+2AgNO3═Cu(NO32 +2Ag
,B试管中的溶液是
稀硫酸(或其他可溶性亚铁盐或稀盐酸)
稀硫酸(或其他可溶性亚铁盐或稀盐酸)
,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铁、铜、银
铁、铜、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02)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亚硝酸钠是一种淡黄色或白色晶体,有咸味,易潮解,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在320℃时能分解产生氧化钠固体、一氧化氮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助燃性气体.亚硝酸钠有毒性,能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2价亚铁离子转
化为+3价铁离子,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要测定亚硝酸钠溶液的酸碱度,可使用
 

(2)写出亚硝酸钠在320“C时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硝酸钠使人中毒的原理与重金属离子(如铅离子、汞离子等)使人中毒的原理不同,重金属离子(如铅离子、汞离子等)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4)我国规定肉灌肠中亚硝酸钠添加标准为每千克食品含量不超过150毫克,以此计算,200g15%的亚硝酸钠溶液至少可用于生产肉灌肠
 
千克.
(5)利用亚硝酸钠溶液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试管B中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