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_______(填物质序号)。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x+y+z=86 B.y+z=85 C.(50-x):z=32:64 D.(50-x):(y-1)=8:3
【答案】(1)H2S(2)丙、丁(3)2H2S+3O22SO2+2H2O (4)D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甲的化学式为:H2S。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丙、丁。
(3)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点燃2SO2+2H2O。
(4)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3O22SO2+2H2O中H2S:O2:SO2:H2O的质量关系为68:96:128:36,故当消耗34gH2S时,同时消耗O2的质量48g,生成SO2质量64g,H2O的质量18g;所以x=50g-48g=2g,y=18g+1g=19g,z=64g,将x、y、z 的值带入,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以A 为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B 为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药品之前要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选用____________(填标号)。
(4)温度、浓度、固体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甲与__________ 对照(填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杯中加入10.2g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右边烧杯中加入8g铜,充分反应后,天平重新平衡,则所加入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为 ( )
A.1.8g B.2.2g C.6g D.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将10℃时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三种化合物,已知A是强酸,B是硝酸盐,C是 强碱,它们都溶于水,能发生以下反应,B、C混合,生成蓝色沉淀;A、C混合,生成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试推断:B的化学式为 ______ ,C的化学式为______,E的化学式为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包Na2CO3和Na2SO4固体粉末混合物22.2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Na2CO3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混合物,但组成空气的氮气是纯净物
B、空气是人类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C、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D、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