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在A、B、C、D实验中,某些实验设计的原理是相同的。
稀释浓硫酸 | 探究燃烧条件 | 探究中和反应 | 探究铁钉生锈 |
A | B | C | D |
其中实验B与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它们都采用____________的科学方法。
(2)过量的CO2能与Ca(OH)2反应如下: Ca(OH)2+2CO2==Ca(HCO3)2;
同理过量的CO2也能与NaOH反应:NaOH+CO2==NaHCO3
写出侯德榜(如图纪念邮票)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向氨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步利用减压蒸发方法获取副产品NH4Cl,在当时,它的用途是用作_________,这也是侯德榜对人类的贡献之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C. 置换反应中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索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定是置换反应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一模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一所示。
①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5%”的含义是__。
②含溶质0.2mol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较合理的发生装置是__(选填装置编号);
③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实验甲、乙、丙的目的是__;实验戊中,w=__,t=__。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二氧化锰质量(g) | 温度(℃) |
甲 | 10% | 0.5 | 20 |
乙 | 10% | 1 | 20 |
丙 | 10% | 1.5 | 20 |
丁 | 5% | 1.5 | 30 |
戊 | w | 1.5 | t |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__(选填编号)。
a.实验开始前装置D中必须装满水
b.连接C、D、E装置后点燃酒精灯
c.停止加热后,量筒内液面会下降
d.停止加热前应断开C、D装置,防止液体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一模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生成Si3N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SiCl4 aNH3 = Si3 N4 12HCl ,其中 a 应为( )
A. 4 B. 3 C. 2 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两种方法(或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区分的物质 | 操作方法(原理) |
A | 铝戒指和银戒指 | ①观察颜色 ②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
B | 浓盐酸与浓硫酸 | ①打开瓶口观察 ②溶于水触摸烧杯 |
C | 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 | ①看能否潮解 ②通入少量二氧化碳观察 |
D | 碳酸氢铵与尿素 | ①闻气味 ②加入水观察能否溶解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虽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却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 地壳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所以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也是铝
C.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利用氮气制化肥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他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洗洁精清洗油渍,目的是和油渍反应
B. 测定溶液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
C. 在积雪路面撒盐,目的是提高沸点
D.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金属低,如做保险丝的武德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倾倒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氧气的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