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5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已知A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F是一种红色固体,B、D、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C由三种元素组成.
(1)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AO2;FFe2O3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D、E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
①A→D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②E与F反应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③G发生缓慢氧化得到F.

分析 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5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A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所以A是氧气,F是一种红色固体,所以F是氧化铁,B、D、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C由三种元素组成,氧气转化成的B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水,C是氢氧化钙,氧气转化成的D也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D是二氧化碳,E会与氧气、氧化铁反应,所以E是一氧化碳,G和氧化铁会相互转化,会与氧气反应,所以G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5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A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气体单质,所以A是氧气,F是一种红色固体,所以F是氧化铁,B、D、E、F都由两种元素组成,C由三种元素组成,氧气转化成的B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水,C是氢氧化钙,氧气转化成的D也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D是二氧化碳,E会与氧气、氧化铁反应,所以E是一氧化碳,G和氧化铁会相互转化,会与氧气反应,所以G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F是Fe2O3
(2)B→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D、E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4)①A→D的反应可以是氧气和甲烷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②E与F反应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错误;
③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而生锈,所以G发生缓慢氧化得到F,故正确.
故选:①②.
故答案为:(1)O2,Fe2O3
(2)CaO+H2O=Ca(OH)2
(3)分子构成不同;
(4)①②.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B中的溶质是CuSO4(填化学式).
(2)用X鉴别D、E时,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X为稀盐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7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17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g硫酸新霉素中含有6个氮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1)“SO42-”中数字“2”的含义是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该矿泉水显碱性(填“酸”、“碱”或“中”)
(3)天然水是混合物,用图1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后,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所得的水为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含有较多的Ca2+、Mg2+的水杯称为硬水,日长生活中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加热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硬水煮沸时会结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除水垢时,发生的反应为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4)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盐,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a(HCO32$\frac{\underline{\;\;△\;\;}}{\;}$H2O+CaCO3↓+CO2↑.
(5)如图2所示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NaOH 和CaO(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铬酸钾(K2CrO4)用于金属防锈剂、印染的媒染剂等.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和金刚石都属于金属材料
B.纯碱、熟石灰、苛性钠都属于碱
C.塑料和化纤(尼龙绳)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KNO3和Ca3(PO42都属于复合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课堂上,同学们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甲所示方法,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白醋盐酸食盐水草木灰水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
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红色.
(2)用pH试纸测定图甲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碱性(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
(3)图乙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