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B.使用H2O2溶液和MnO2制氧气时,先将药品装入装置,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使用滴管时,先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然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吸入液体试剂
D.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时,先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再给试管加热

分析 A、根据实验室中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来判断;
B、根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进行分析;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作用方法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来解答判断;

解答 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操作错误;
B、使用H2O2溶液和MnO2制氧气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防止药品浪费;故操作错误;
C、在使用滴管时,先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然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吸入液体试剂,故操作正确;
D、实验室制取的氧气时,应该先加热,等气泡均匀产生时,再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故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各种操作的注意事项,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我们看到“农家乐”灶头炉膛中柴禾架空时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
A.散热更快B.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使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B.CO2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合金、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活动中,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D.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1)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6g;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称量一只小烧杯质量,在右盘上添加砝码,然后移动游码,向烧杯中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馏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
(2)其它操作都正确,若量取蒸馏水时俯视量筒刻度,则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大于8%(填“大于、等于、小于”);
(3)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瓶中需密封保存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在生活中也应用广泛,如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在生活中常用作消毒剂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盐(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相同氧元素.
(3)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阳离子对应的碱都是KOH(填化学式).
(4)高锰酸钾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8H2O则“□”中的化学式为Cl2,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氮化镁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无机化合物,它可用于制备高硬度、高热导、抗腐蚀、抗磨损和耐高温的其它元素的氮化物,制备特殊的陶瓷材料等.某兴趣小组用镁与氮气反应制备氮化镁(Mg3N2),并用实验方法测定氮化镁的纯度.
资料一:氮化镁是浅黄色粉末,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氨气;
资料二:(NH42SO4+2NaNO2$\frac{\underline{\;加热\;}}{\;}$2N2↑+Na2SO4+4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资料三: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能吸收部分氧气;
资料四:在常温下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镁几乎与水不反应.
【制备氮化镁】制备氮化镁的装备示意图如图1:

(1)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氮气),G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E装;能否将C、D装置对调否(填“能”或“否”);
(2)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3)进行实验时先进行A处加热而不是E处加热,理由是排尽空气;
【测定氮化镁的含量】
(4)定性测定:
步骤一:取少量上述实验中制备的氮化镁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试管口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步骤二: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沉淀全溶且冒气泡.
写步骤二中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5)定量测定: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
①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充分反应,防倒吸;
②取氮化镁样品20克进行实验,I装置增重3.4克,求该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导致该样品中氮化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产生的氨气未能全部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BaCl2、Fe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试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问:
(1)由实验①②可知,原粉末中没有BaCl2FeCl3.(填化学式)
(2)为进一步探究原粉末中的成分,按下图试验:

加过量稀HNO3的目的除尽溶液1中的碳酸钠;
加过量A的目的检验并除尽溶液1中的硫酸钠;试剂B为AgNO3
粉末成分Na2CO3和Na2SO4;无色溶液2中含有的成分NaNO3、AgNO3、HNO3和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