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B.材料与应用

①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①玻璃、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②状记忆合金用于制造人造卫星的天线

C.环保与能源

D.健康与安全

①治理雾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②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①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

②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其还原性,错误;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C、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烟尘的排放,有利于治理雾霾;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D、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的等致癌物,不能再食用,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钢铁被称为工业的骨骼。

(1)工业上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举一例)。

Fe2O3+3CO 2Fe+3CO2 做炊具 【解析】(1)工业上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2)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可用于做炊具,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小明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 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 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为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至0.1%)

3.3 10.5%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当碳酸钙足量时,每加入20g稀盐酸产生1.1g的二氧化碳气体,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4.4g,故第3次加入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3.3g; (2)由表格数据可知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可计算出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设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有一工厂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以及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硫酸钠。某校学习小组为减少污染以及回收有用物质,并利用氨碱法原理“制碱”,设计以下流程(除标注外,所加药品或试剂均过量,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最终获得的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_色;

(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①⑥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_________个。

Cu、 、Na2CO3 红 NH3 +CO2+H2O+NaCl=NaHCO3+NH4Cl 3 【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最终获得的产品有Cu、FeSO4·7H2O、Na2CO3; (2)若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含有硫酸,溶液显酸性,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3)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NH3 +CO2+H2O+N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 加水稀释NaOH溶液

B.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D. 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B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大于7,当用水稀释时,pH值只能无限接近7,但不可能小于7 ,错误; B、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随着硝酸钾的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BaCl2溶液刚加入氯化钡溶液时沉淀的质量为0,错误; 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乙醇、甲烷

B. 混合物:石灰石、稀盐酸

C. 氧化物: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D. 碱类:烧碱、纯碱

D 【解析】A、乙醇、甲烷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正确;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正确;C、过氧化氢、二氧化碳都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正确;D、纯碱是由金属离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而不是碱,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现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2% 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是_______g

(2)双酚A(化学式C15H16O2)是白色针状晶体,可在消费小票(热敏纸)上充当显影剂和无色染料,请计算:

①双酚A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_____;

②双酚A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 15:16:2; 45:8. 【解析】(1)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2% 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固体次氯酸钠的质量是:500g×0.2%=1g;(2)①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双酚A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15:16:2;②双酚A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2=4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null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 水滴石穿 B. 火烧赤壁 C. 刻舟求剑 D. 积土成山

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水滴石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火烧赤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刻舟求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积土成山,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中的“4”表示 ______ ; 中的“2”表示 ______ ;

中的“3”表示 ______ .

氢分子的个数为4; 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一个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 【解析】(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4H2中的“4”表示氢分子的个数为4;(2)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中的“2”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3)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Al3+中的“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