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镁粉,这是因为(  )
A.镁粉是银白色的B.镁粉的价格十分便宜
C.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D.镁粉的密度很小

分析 根据镁的可燃性和镁燃烧时的现象判断.

解答 解: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含有一些镁粉,往往是为了取得光或艳丽的火焰,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产生强光,以便增强烟火的效果或用来照明.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为了使煤充分燃烧,通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3)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CH4
(4)2013年4月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发起“绿V客(Green Week)行动”,邀请公众从小事做起,践行环保.下列行为中,符合“绿V客”活动主题的是BCD.
A.尽量开车上下班              B.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
C.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          D.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泰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黄铜中铜和锌的含量及其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HCl+AgNO3=AgCl↓+HNO3,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在化学上用于检验和鉴别.
【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设计】(略).
【探究实验】
(1)先将黄铜在热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再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称取质量为ag.
(2)将ag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3)将小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
(4)称取固体的质量为bg.
(5)计算出黄铜中锌的质量为aa-bg和铜的质量分数$\frac{b}{a}$×100%.(用字母表示)
【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拓展探究】
(1)重复【探究实验】步骤1.
(2)将ag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①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2AgNO3=Zn(NO32+2Ag.
②同学们对蓝色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只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a.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b.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3)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铜丝表面无变化猜想a成立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猜想b成立
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
滴稀盐酸
滤液无明显变化猜想a成立
生成白色沉淀猜想b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小明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反应物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发酵粉是糕点的常见膨松剂,成分一般是NH4HCO3、NaHCO3.某同学将发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呈无色.
(一)、为确定气体和固体及溶液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气体为NH3(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作出如下图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①白色固体是CaCO3
                  ②白色固体是Ca(OH)2
                  ③白色固体是CaCO3和Ca(OH)2
【实验】: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滴入酚酞,无明显变化,白色固体一定是CaCO3
(3)将所得溶液分为两份:
   ①一份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体;
   ②在另一份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滴入酚酞.生成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有溶质Ca(OH)2、NaOH(写化学式).
(二)、为确定发酵粉成分含量,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4)已知NaHCO3加热可以分解: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现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1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5.3g.则发酵粉中NH4HCO3与NaHCO3的质量比为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
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Ⅱ: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为NaOH
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猜想 I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2CO3存在.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 II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
(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是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防止干扰NaOH的鉴定.
(3)表格中实验操作③还可以采用硫酸铜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 方法得到相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环境保护部2011年6月3日发布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爱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某中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洲河的水质状况进行有关检测: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过滤.
(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3)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污水整治的力度,请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B.氧化铁C.D.黄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生成黒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黒色的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自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変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光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