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开发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博才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每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典型的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③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B.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SO2 B. NH3 C. NO2 D.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示意的是教材上的三个实验,请回答:
(1)甲实验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出现划痕的是_________(填“黄铜片”或“铜片”)。
(2)乙实验中,左边试管内是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右边试管内是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
通过两个实验得到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结论是_________。
(3)丙是用水稀释浓硫酸的实验,盛放水的仪器叫________,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证明硫酸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A.放热 B.浓硫酸落于烧杯底部 C.最终得到均一的无色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在加油站内不吸烟、不打电话 B.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
C. 用燃着的木条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D.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明同学旅游到山区,看到干净清澈的泉水,很是让人心情愉悦,泉水引发了小明思考。
(1)这清澈的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来检测软硬水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经检验是硬水,书写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硬水中可溶钙镁离子化合物较多,写出镁离子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写出氯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有些村民取泉水时不断搅动,小泉水池内的水变浑浊了,小明想到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水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倒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_____。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