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核电荷数是________。
(2)硒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制备油井长效防垢剂的原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物质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
(3)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顺序是_________。
【答案】非金属 34 Na2Se 盐 三 Al<Mg<Na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硒的偏旁是“石”字旁,所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硒元素的核电核数为34;
(2)硒元素与钠元素形成化合物,钠是金属元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硒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e,属于盐;
(3)Na、Mg、Al三种元素均有三个电子层,所以都属于第三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越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电子,则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顺序是:Al<Mg<N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①、②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写一条)
(3)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有机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5OH)和X,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
(3)性质角度: 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两位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1)甲同学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__,此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
(2)甲同学废液中溶质成分是___,乙同学废液中溶质成分是___。
(3)废液缸中最终形成废液里溶质的成分有__种可能。
(4)如果用试管取废液缸中清液,滴加氯化钙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废液缸里 溶液中溶质为___。
(5)为了将废液绿色排放(使废液呈中性排放),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_____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_____。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_____;
(2)BC段:_____;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_____;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是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 用。用足量的NaOH溶液“捕捉”CO2,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实现 CO2 零排放
B.整个过程中,至少发生了 4 个化学反应
C.整个过程中,只有 1 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并分离”的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