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可采用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又不是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镁 + 氧气氧化镁

B. 氢气 + 氯气 氯化氢

C. 酒精 + 氧气水 + 二氧化碳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

(2)水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生理盐水、碘酒、汽水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溶液,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填字母)。

A、溶质都是固体B、溶剂都是水C、都是无色透明的溶液 D、都是混合物

(4)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然降水洁净清澈,可直接作为饮用水来饮用

B、在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为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③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成语或谚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木已成舟 C. 蜡炬成灰 D. 积土成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一次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最好选用

A. 燃着的小木条 B. 带火星的小木条 C. 澄清石灰水 D. 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表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写出实验室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甲:_____乙:________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KClO3)样品的纯度,取一定量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表

(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有关方程式: 2KClO3 2KCl+3O2↑)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1)氯酸钾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

(3)计算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激发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请你参与小明的探究.

(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木条

有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木条[来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______________

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的速率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反思)小凡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他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

第一方面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木条复燃;

第二方面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将实验二试管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土豆丝本身的水分减少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