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实验:
①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DCAB(填编号).
A.称量精盐        B.计算产率      C.蒸发     D.过滤
②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填序号).

③蒸发时为尽量减少固体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等措施,所得到的精盐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④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分析 (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3)为计算粗盐提纯所得产率,在对粗盐溶解、过滤、蒸发后还需要称量所得盐的质量,然后由所得食盐质量与溶解粗盐的质量比,计算产率;根据过滤器制做步骤分析;根据蒸发操作分析;根据粗盐提纯中用到的仪器分析.

解答 解:(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2)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故填: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3)①粗盐的提纯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为计算产率还需要称出所溶解粗盐的质量、称出蒸发后所得食盐的质量,最后进行计算;因此顺序为ACDB;
故答案为:DCAB;
②将圆形滤纸折叠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D;故填:D;
③蒸发时为防止液体飞溅,还可垫上石棉网加热,间歇加热、移动酒精灯,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是混合物.故填: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混合物;
④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加快溶解速度,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因此都要用到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粗盐的提纯,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包装标签上钙含量是指钙元素(填单质钙、碳酸钙、钙元素中的一种);(2)为了测定此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NaOH、Na2CO3、CaCO3、NaCl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CuSO4、CaCO3
(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请你和小欣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小欣猜想】:
猜想Ⅰ:白色粉末为Na2CO3和NaOH混合物;
猜想Ⅱ:白色粉末为Na2CO3和NaCl混合物;
猜想Ⅲ:白色粉末为白色粉末为NaCl和NaOH混合物;
猜想Ⅳ:白色粉末为Na2CO3、NaOH和NaCl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①取上述无色透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a(NO32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IV成立
②过滤,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u(NO32溶液蓝色沉淀
③静置,再向试管中滴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与评价】:
(1)步骤②中Cu(NO32溶液能否用CuCl2溶液代替,为什么?不能,引入了Cl-,影响NaCl的鉴别.
(2)写出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gNO3+NaCl═NaNO3+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试管.
(2)实验室制取少量CO2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C(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用E,只能用此法收集气体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D,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4)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5)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H2S气体.在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的大,实验室制取H2S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实验结束后,剩余的H2S气体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金属,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黄铜合金比铜的硬度高;
②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根据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Al、Zn、Fe的活动性强弱;
④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Fe粉,得到的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一定有硝酸铁;
⑤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铝和铁,过滤,若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有铝和铜.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2个B.3个C.4个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D装置收集O2的操作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否则会导致装置中有空气,造成氧气不纯.
(2)实验室可用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
(3)用E装置可以收集O2、Cl2、CH4、NH3等气体中的CH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实验开放日,小佳取50g硫酸溶液与50g氯化钡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溶液95.34g,求小佳所用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食醋、食盐和纯碱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称醋酸,是一种无色液体.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
(1)在用食醋拌凉菜时,往往可以闻到醋香,这说明醋酸具有挥发性.食醋不宜存放在含铁等金属的容器内,原因是铁等金属能与醋酸反应.请写一个你熟悉的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合理即可).
(2)用食醋可以鉴别食盐和纯碱.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分别取少量待测固体与试管中,分别滴加食醋,有大量气泡产生的纯碱,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
(3)纯碱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在酸、碱、盐三类化合物中,纯碱属于盐类.纯碱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请写一个你知道的用途作洗涤剂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合金文具盒
B.
 木制玩具马
C.
  塑料水杯
D.
  纯棉手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