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变化都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定律,对于我们对化学变化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定性研究:在实验室中,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玻璃成分中的某种物质X发生化学反应,使玻璃塞和玻璃试剂瓶口粘连在一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aOH═Na2SiO3+H2O,则X的化学式为SiO2
(2)定量研究: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可用于医疗消毒,也常作燃料.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现将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氧气放在密闭容器中,它们恰好完全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请答题:
物质质量乙醇氧气二氧化碳
反应前/g4.6a00
反应后/g008.85.4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9.6;
②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
③由于氧气只含氧元素,故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都来自于反应物中的乙醇,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乙醇中一定含有(选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1.6g,乙醇所含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原子个数比为2:6:1.

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NaOH═Na2SiO3+H2O,反应物中O、Na、H原子个数分别为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Si、O、Na、H原子个数分别为1、4、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O原子和1个Si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iO2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8.8+5.4-4.6=9.6;
②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frac{12}{44}$=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6g×$\frac{2}{18}$=0.6g;
③由于氧气只含氧元素,故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都来自于反应物中的乙醇,2.4g+0.6g<4.6g,因此乙醇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4.6g-2.4g-0.6g=1.6g,乙醇所含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1.6g=12:3:8,原子个数比为$\frac{12}{12}$:$\frac{3}{1}$:$\frac{8}{16}$=2:6:1.
故填:(1)SiO2;(2)①9.6;②2.4g;0.6g;③乙醇;含有;1.6g;12:3:8;2:6:1.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Y>X.
(2)若将t2℃时X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写一种)
(3)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4)t3℃时,25gX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gX,则此时X的溶解度是2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大小可以改变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氦是2个)电子,所以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 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 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A、F的化学式分别为Ba(OH)2,Fe2O3
(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G→D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溶液中,pH大于7的是(  )
A.稀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D.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铁架台.
(2)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实验的第一步应该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置B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挤压软塑料管,让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选填“b”或“c”)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取31g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物质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21.4g,试回答:
(1)反应后可生成氧气多少克?
(2)21.4g剩余固体中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
(3)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请利用如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a、d、c、b(填小写字母)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
下面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①.
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3)分析下列实验步骤中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ABD(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2M}{8.99×1{0}^{-5}}$(填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