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方便加入液体药品,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最好选用下图图1中_________(选填装置A、B、C、D)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氨气 。
图2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填 “甲”或“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A______;
(2)写出B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3) 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为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
①甲组按下表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填序号)
A.Ba(OH)2溶液B.CaCl2溶液C.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相同条件下镁、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镁比铁快
C. 灼烧羊毛制品和化纤布料,都会产生烧焦的羽毛气味
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与氨气接触会变成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发
B.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 为了使养分还田而将植物秸秆焚烧处理
D. 广泛使用酒精、沼气,即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