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a酒精灯; b分液漏斗;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的一套装置是AC或者AE(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剂,检验收集的氧气是干燥的方法:加入硫酸铜固体,现象为白色粉末不变蓝,则是干燥的;
③实验中,有很多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否则或实验失败或发生危险.
必须遵循操作先后的实验先进行的操作后进行的操作
a制取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容器中装药品
b氯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发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移开熄灭酒精灯
给药品加热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④要制取0.03mol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0.0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⑤同学用制备的一瓶氧气来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将一根铁丝以螺旋状绑在火柴上,点燃火柴后将铁丝慢慢伸入一瓶氧气中,将会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但是实际上铁丝只红热一下,没其他现象,请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就收集或者铁丝表面有锈等(一条即可);
⑥实验室对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后剩余的固体进行了处理:(每步均充分)

甲、操作Ⅰ的名称及最后称量的固体分析正确的是C
A.称量、二氧化锰      B.溶解、二氧化锰     C.溶解、氯化钾
乙、操作Ⅰ、Ⅱ、III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玻璃棒操作Ⅱ中它的作用是引流.

分析 ①熟悉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是固体受热制取气体,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确定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检验水蒸气一般用无水硫酸铜,当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反之则不含水.
③实验中,有很多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注意一些操作的先后顺序,一些是为了安全,一些是为了结果准确.
④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求算氯酸钾的物质的量.
⑤熟练掌握铁丝燃烧实验操作的要点注意事项及其实验现象.
⑥根据实验设计目的进行过程的分析,进而确定操作的名称及其仪器等.

解答 解:①:a 酒精灯; b 分液漏斗.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是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氧气,所以发生装置为A.而氧气谜底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过程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水,选用无水硫酸铜粉末(白色),当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不变色时则证明不含水,反之则含水.

a制取任何气体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加药品.
b排水法收集气体,当采用加热制取气体时,需要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c给药品加热(无论液体还是固体)都是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解:设要制取0.03mol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2KClO$\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 3
X 0.03mol
$\frac{2}{3}$=$\frac{x}{0.03mol}$
X=0.02
答:理论上需要氯酸钾0.02摩尔.
⑤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将一根铁丝以螺旋状绑在火柴上,点燃火柴后将铁丝慢慢伸入一瓶氧气中,将会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但是实际上铁丝只红热一下,没其他现象,请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 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就收集或者铁丝表面有锈等(一条即可);
⑥实验室对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后剩余的固体进行了处理,是可溶性固体和难溶性固体进行分离,所以应该首先将固体进行溶解,然后过滤,而对滤液进行加热蒸发,最后得到氯化钾固体,所以操作I为溶解,操作II为过滤,操作III为蒸发,三操作均用到玻璃棒,操作I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快溶解;操作I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外洒;操作II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发生迸溅.
故答案为:
①酒精灯;分液漏斗.②AC或AE;催化;硫酸铜;白色粉末不变蓝.   ③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熄灭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时   (合理即给分).               
④解:设理论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2KClO$\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                           3
X                     0.03mol
$\frac{2}{3}$=$\frac{x}{0.03mol}$                 
X=0.02                   
答:理论上需要氯酸钾0.02摩尔.
⑤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就收集或者铁丝表面有锈等(或火柴将氧气消耗,合理给分)      
⑥甲:C;乙:玻璃棒;引流.

点评 熟悉常见的气体的制备以及性质检验的实验过程以及注意实验现象、操作要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小明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取含石灰石样品25克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克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克.(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杂质不和盐酸反应).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工业上炼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某温度下,将34gKNO3加到153g水中,搅拌,完全溶解后,溶质的质量是34g,溶剂的质量是153g,溶液的质量是187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8.2%
(2)配制138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的氢氧化钠质量为23.46g,水的质量为114.5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了两个问题.
步骤1:探究燃烧条件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可燃物充分与氧气接触.
实验2: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
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体没有明显弯瘪.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检验B中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
(1)写出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2)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体明显变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下面是初中化学一些基础实验的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图甲中的A(填字母),该装置不够完美,改进措施: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如果用G装置来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a端通入.
(3)如何检验B装置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得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乙组操作中均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
(5)丙组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瓶内外压强无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固态二氧化碳被人们俗称为干冰,关于干冰与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④它们属于不同种物质.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B.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C.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D.锌+硫酸→氢气+硫酸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锥形瓶,c试管
(2)如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c(填序号)
(3)选择如图中的abg(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它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加水形成液封,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4)在实验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时,除如图有关仪器外,必须添加的仪器不包括下列中的CD(填序号)
A.玻璃棒  B.铁架台(带铁圈)  C.水槽  D.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