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下面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F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H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与______有关。
(3)C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
(4)D实验中,将塑料瓶充分振荡后,发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比盛有水的瓶子明显更瘪,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发现试管已经炸裂,请分析炸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情况即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NH4Cl(固)+NaOH(固)NaCl+ H2O+NH3↑,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___,(填装置代号,下同)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__。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_端(填“a”或“b”)流入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
(2)若用G装置装满水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_端口通入(选“b”或“c”)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从“A”至“F”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
(2)实验室用髙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和溶解性③可燃性
(4)某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为Ca(OH)2溶液。
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填化学式),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H。
③若将G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 。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 (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与________(填“甲”、“乙”或“丙”)相似。
(2) t2℃时,将65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要使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4)若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他们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将其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振荡,惊奇的发现无色澄清石灰水:变红的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小明同学感觉很好奇,请你随他们一同探究吧。
(1)澄清石灰水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后又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浑浊的石灰水再次变澄清?
(猜想与假设)猜想1:________;猜想2:酚酞溶液; 猜想3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验证)小明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浑浊后,立即停止;往浑浊的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故得出猜想2不正确。
小明为了验证猜想3正确,其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数字实验测定红磷在密闭空气中的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①影响集气瓶中压强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____________;
②压强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综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DE段压强突然增大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堂上,老师取20g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__________.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
(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SO2 | __________ | 有SO2产生 |
CO2 | __________ | 有CO2产生 |
(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
(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
(2)若B、E中试剂交换,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3)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